
百條蟒蛇回歸海南熱帶雨林
-這是我國首次實施蟒蛇野外資源恢復工程,放歸蟒蛇植入芯片進行監測
-放歸地點為海南呀諾達熱帶雨林縱深區;海南野生動物保護形象大使溫兆倫助陣
香港著名影星、海南野生動物保護形象大使溫兆倫助陣
蟒蛇放歸山林 本版圖片由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 攝
3月28日上午10點30分,在呀諾達熱帶雨林縱深區,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級重點學科野生動物保護利用學科帶頭人馬建章、香港著名影星、海南野生動物保護形象大使溫兆倫等有關人士打開籠子,一條條蟒蛇悠閑地朝林中爬去。這些人工繁育和救助蟒蛇的“回家”,標志著由國家林業局和省林業局主辦,海南東盛弘蟒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我國首次蟒蛇野外資源恢復工程全面實施。
據悉,蟒蛇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不僅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還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是我國許多傳統中藥和二胡等民族樂器生產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蟒蛇曾廣泛分布于我國海南、廣東、廣西、云南、福建等省,長期以來,由于人口增長、經濟發展、棲息地破壞以及非法盜獵和過度利用等原因,我國的蟒蛇野外種群數量急劇減少,到上世紀80年代已達到了瀕危狀態。為保護拯救這一瀕危物種,各級林業主管部門在強化野外資源保護的同時,大力促進蟒蛇人工繁育,為實施野外放歸創造條件。
2008年,在組織專家對海南東盛弘蟒業蟒蛇馴養繁殖條件、技術、規模和投入產出等情況進行考察評估的基礎上,國家林業局批準該公司為全國首家開展蟒蛇繁育利用試點單位。經過多年的努力,東盛弘蟒業公司已突破了蟒蛇人工繁育技術難關,掌握了人工馴養繁育技術,實現了蟒蛇的人工規模化養殖。目前,該公司人工繁育蟒蛇存量達到近6萬條,建立了較為穩定的人工繁育種群,具備了向野外放歸蟒蛇基礎和條件。
為促進蟒蛇野外種群的恢復和增長,國家林業局會同海南省林業局,于2010年開始探討蟒蛇放歸自然,并專項委托馬建章院士開展“野外蟒蛇資源恢復工程”研究。經嚴謹論證后,此次,選擇了90條經野化訓練的人工繁育個體、10條經救治恢復體能的野外個體共計100條蟒蛇作為放歸種群,在海南呀諾達熱帶雨林縱深區放歸。
據介紹,此次還將在放歸區域建立蟒蛇野化科研觀察站,對放歸植入芯片的蟒蛇,用當前最先進的無線紅外監控儀器,進行持續的、長期的跟蹤,深入開展蟒蛇野外資源恢復的研究。此后,還將繼續選擇適合的區域分批進行人工繁殖蟒蛇的野外放歸。
馬建章院士表示,人工繁育和放歸自然是增加蟒蛇野外資源數量科學有效的途徑之一。通過建立穩定安全的人工繁殖種群,重新恢復其野性,逐步恢復其野外數量,對于保護瀕危物種,維護生態平衡,防止物種退化,實現蟒蛇資源的保護和產業化生產的可持續發展,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