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1984年引入中國、被冠以“貴族運動”的高爾夫運動,近來與海口許多普通百姓有了一次“親密接觸”。在近日閉幕的2010中國(海南)國際高爾夫產業博覽會上,不少海口市民拿起高爾夫球桿、借助高爾夫球模擬設備,盡情揮桿,感受著高爾夫運動的魅力。
近年來,特別是高爾夫球被批準重返奧運會后,高爾夫“貴族運動”的形象被越來越多人否定,“平民化”呼聲越來越高。高爾夫產業得到迅速發展的海南,也積極探索高爾夫“大眾化”、“平民化”,通過建立公眾高爾夫球場、成立青少年高爾夫球隊等,向公眾推廣和普及著高爾夫運動。
日益靠近的高爾夫運動
因高爾夫球場占地較大,發展高爾夫運動在我國一直存在著不同意見。隨著2009年高爾夫重新獲批成為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越來越多的人士提出,高爾夫運動是體育運動,應該普及化、大眾化,許多省份開始著手推動高爾夫運動的發展,這其中包括海南。
去年7月底,在政府給予財政、稅收等方面的支持下,海南首家公眾高爾夫球場———依必朗高爾夫球場揭牌。該球場是繼深圳之后、我國的第二家公眾高爾夫球場,其采取低價格向社會大眾開放,標志著我省高爾夫球運動在“大眾化”、“平民化”上邁進了一大步。為規范公眾高爾夫球場運作,今年,我省專門出臺《海南省公眾高爾夫球場認定試行辦法》,同時還首次成立了青少年高爾夫球集訓隊,在青少年中推廣高爾夫運動。
于昨天閉幕的2010中國(海南)國際高爾夫產業博覽會,更是來到街頭普及高爾夫運動。“高爾夫既可以成為國際化、高端化的旅游產品,也是平民化、大眾化的運動項目。”省貿促會會長陳忠文說,舉辦此次博覽會,一大目的便是向公眾傳遞這一理念,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高爾夫運動中來。在博覽會上,高爾夫有獎知識問答、模擬體驗等活動均吸引了許多觀眾。
“在推廣和普及高爾夫運動上,海南有許多優勢。”省高爾夫球協會副主席何波濤介紹,海南擁有開展高爾夫運動不可多得的資源優勢,四季均可打球,全省現已有近30家高爾夫球場,且目前球場收費較之國內外許多球場偏低。另外除首家公眾高爾夫球場已開業外,海南還準備推出更多的公眾高爾夫球場。
在國內推廣高爾夫運動的進程中,廣東、浙江等省份今年已先后通過降稅的方式,來促進高爾夫運動的發展,高爾夫球運動營業稅收從20%降到了10%;今年兩會期間,體育界全體委員聯名呼吁,將高爾夫球運動從娛樂業中脫離,正式列為體育項目。
實現“平民化”有多遠?
于去年開業的海南依必朗高爾夫球場,盡管作為公眾高爾夫球場采取低價格向社會開放,但到目前為止吸引來的圖“便宜”的高爾夫球手并不多。該球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到該球場打球的客人基本上更看重球場的特色,而不是價格。
在海口工作的陳先生對高爾夫運動比較感興趣,但在了解市場行情后望而卻步。陳先生說,海南依必朗高爾夫球場比其他球場收費低,但在該球場打完18個洞(含使用球車),仍得花280元錢。另外,除了打球費用外,初學者需要購買球具及接受培訓,這部分費用高昂,一套普通的高爾夫裝備也需數千元。
海南日報記者采訪發現,很多普通百姓未加入到高爾夫運動中來,有些是對高爾夫運動、高爾夫市場行情缺乏了解,認為是“貴族運動”,有些認為運動成本過高。
近兩日在海口參加商界峰層高爾夫邀請賽的省內外一些高球業內人士提出,讓高爾夫球走上“平民化”之路,首先應該增加高爾夫運動的宣傳力度,改變“高爾夫球是貴族運動”、“隨便打一場球就要花那么多錢”這兩種認識。目前高爾夫運動已成為一種眼下人群相對高端、但已逐步向平民推廣的運動方式,很多人已陸續加入到高爾夫運動中來,同時高爾夫運動不僅僅是單純打一場球,它還包括對球場怡人自然風光的享受,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其次,海南可通過稅收等方式,適當調整高球運動收費標準,培養大眾對高爾夫球的興趣。他們同時提出,高爾夫運動大眾化,當下是讓越來越多的人打得起球,而不是讓每個人都能打得起球。
另外,一些人士也提出通過增加青少年群體的推廣力度、培養高球運動人才、充分利用荒地解決球場用地等來促進高球運動發展。
(本報海口12月16日訊)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