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市中山陵園風景區管理條例修正案(草案修改稿)》成為南京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分組審議的熱點。雖然《條例》只提出在每年孫中山先生重要紀念日免費開放孫中山先生陵寢,但“中山陵何時能免費開放”成為代表們最關心的話題。中山陵園管理局局長王鵬善則認為,對于西湖免費開放模式難以直接借鑒。王鵬善解釋說,與西湖不同,建設部對中山陵有明確規定,不得亂建,“蓋個草棚子都不行”,在這種嚴格管理下,中山陵很難采取西湖那樣的免費模式。(8月28日揚子晚報)
實際上,之所以對中山陵免費開放持異議,王鵬善局長的核心論點袒露于后:一旦中山陵免費開放,可能使整個南京旅游業都受到影響。中山陵這么好的景區都不收費,其他景區門票還能收嗎?他認為,如果中山陵不收費,玄武湖、閱江樓、總統府等景點可能因此都會受到沖擊,不但打造不出旅游強市、旅游大市,南京本身的旅游老本可能都弄掉了。
這才是一些景區高門票壁壘巋然難撼的關鍵所在,尤其是對于旅游資源相對集中的熱點城市而言,它已被置入了經濟多米諾之憂的利益“死局”中:因為經濟算盤的事無巨細、瞻前顧后、患得患失,因為對“全局利益”的虔誠信奉、無限忠誠,才有了唯經濟利益是舉的路徑依賴,景區門票價格也就只能節節看漲,遑論公眾一直翹首以待的降價或免費之盼了。但問題是,中山陵也好,其他自然人文景點也罷,難道都只是利益算計和驅動下的經濟度量儀嗎?它的存在價值是否只是簡單屈從于地方利益格局下的經濟功能或經濟屬性?而其他更為民眾倚重的公共屬性、文化功能、社會價值則必須為之讓道避行?如此功利和短視的價值秩序選擇,將把中山陵與中山陵們卷向何方?
無論是作為微觀意義上的文化消費者,還是宏觀意義上的中華文明歷史性傳承的一分子,公眾都難免憂慮:這么一種局促、偏狹的人文資源經營觀、發展觀是否本末倒置?它合乎當下時代業已確立的人文內涵與文明主旨嗎?不妨將視野投向世界范圍,觀諸先行國家的經驗典范。
在美國,幾乎每個城市都有一些免費公園,小到街心公園,大到紐約市著名的中央公園,都沒有圍墻,不收門票。在首都華盛頓,數不勝數的博物館幾乎都是免費開放。日本物價昂貴世所皆知,但其多數旅游景點卻是不收費的。東京雖然寸土寸金,但市中心依然有不少規模相當大的免費公園,日本天皇居住的皇宮還特意辟出一半左右,作為公園免費向游客開放。即使部分歷史文化古跡和世界文化遺產等重要景點實行收費制,但與日本人的收入相比,完全是象征性的。意大利是文化旅游大國,各旅游景點的門票價格卻非常低廉,如參觀著名的古羅馬斗獸場僅需6歐元;在意大利,最貴的景點門票價格也不及意大利人均月收入的1%。與之相比,我國景區門票價格明顯偏高,有統計數據顯示,其占城市居民人均月收入的7.6%,占農民月收入的32%。
究其原因,除了自身的經濟利益沖動,體制性制約因素也不容忽視。按照現行管理體制,我國絕大多數重點景區實行事業單位企業化經營,要求景區自收自支,有的甚至肩負著向地方財政輸血之職。(如北京八達嶺景區門票收入的40%上繳延慶縣財政、十三陵景區門票收入的30%需上繳昌平區財政。)據調查,國家對177個重點風景名勝區每年僅撥款1000萬元,因此各景區有強烈的創收沖動,高門票依賴癥也就成了它們必然的現實之選了。
嚴格意義上說,包括中山陵在內的眾多重點人文景區,是較典型的社會公共產品和公共資源,它具有公益性和文化普惠性,顯然不應汲汲于簡單的經濟逐利。而若是從弘揚民族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的歷史性視角契入,則這一矯正過程更要緊迫、嚴肅得多。淡化經濟屬性,回歸文化和社會公共屬性,無疑需要對體制性痼疾、地方利益沉積及文化經營理念等進行徹底的矯治改造與正本清源。并且,它不能再被無限期地拖沓下去了。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