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一级视频,国产又黄又爽又刺激视频,亚洲av永久国产剧情,思思久99久女女精品,欧美一级日韩一级亚洲一级,久久久久久九九九九,欧美粉嫩一区二区三区婷婷,久久综合激激的五月天,好大好深要射了抽插视频

首頁 > 人民海南60年:屯昌羊角嶺,神秘探挖水晶礦
人民海南60年:屯昌羊角嶺,神秘探挖水晶礦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王吉拉    2009-08-31

  地質人員為水晶洞畫素描

  1955年“701”礦(羊角嶺水晶礦),地質人員進行原生礦1:50比例尺剖面圖編錄時遇到水晶洞,當場做單獨素描。

  兩個戴草帽的工作人員,在烈日下面對一堆裸露的水晶塊,神情專注地素描。這是海南地礦局資料室里一張發黃的照片。照片拍攝時間是1955年11月份,拍攝地點是海南島中部一個低矮的山丘:羊角嶺。

  照片中的工人,素描的對象不是風景,而是裸露出土層的水晶塊。

  省地礦局副局長、總工程師廖香俊告訴海南日報記者,羊角嶺礦是海南勘查評價的第一個特大型礦床。該礦的勘探開采,在新中國的工業及國防事業發展史上,作出了巨大貢獻,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中國成立60年之際,公布這段塵封已久的歷史,讓世人看到海南對新中國工業和國防事業的巨大貢獻,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羊角嶺的神秘礦區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人造水晶技術攻關突破之前,羊角嶺是中國軍工業乃至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的軍工業所需水晶主要來源,曾經有1000多勘探人員和采礦工人在這里日夜奮戰。朱德、彭德懷、董必武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來羊角嶺視察。

  頗為神秘的是,曾經有20多年時間,羊角嶺礦區一帶沒有名稱,對外全部用代號——“第一信箱”。

  記者近日探訪了這個曾經神秘的水晶礦區。

  屯昌縣城往南走4公里,就能看到一個低矮的小山——羊角嶺。山上長滿茂盛的野草、高大的樹木。

  “野草和樹木是30多年前礦區停采后才開始長的。”今年77歲的曾德錦老人在這里工作一輩子,面對小山打開塵封已久的記憶:“那時候,這里看不到一棵草,更別說樹了,到處都是人,到處都是石頭。山上、山下都是礦區,附近稻田里都散滿勘探人員鉆井尋礦。夜里也是燈火通明。”

  沿著廢棄的小路上山,一路上還能看到乳白色的小碎石。爬上小山,這里已經沒有尖尖的山頂,而是一方深深的水坑,約400平方米,四周全部是陡峭山石,里面是一池清綠的水。

  “如果說羊角嶺是一個肉包子,水晶就是里面的餡。經過多年勘探開采,現在差不多只剩下皮了。”曾德錦說:“水面下還有5層工作臺,每層有5米高,每個工作臺上都有幾十名采掘工人,有人用鋼釬鑿洞,有人小心的剝剔裸露出來的水晶,有人在編錄挖出來的水晶塊,有人在新發現的礦脈前畫素描,那熱火朝天的場面就像在昨天,經常在腦海浮起,像放電影一樣。”

  水池四周雖然長滿樹木和野草,但還能依稀看到有三條對外的溝渠,深達十幾米。這些溝渠當時叫流槽,挖出的石頭通過流槽運往外面。

  羊角嶺水晶礦共分四種:原生礦、坡積礦、砂礦、人工礦。這個水池就是當年的原生礦。坡積礦是山坡上的礦,砂礦是流水沖刷,把水晶深埋在山腳下的碎石流沙中。人工礦是日本侵略者開采時,工人們埋在砂石中的水晶。這四種礦分布在羊角嶺的四周,當時山腳下往外延伸1000米范圍內都是礦區。

  1955年更名“701”礦

  1942年,日軍侵略中國進入海南島后,在修海榆公路時,得知羊角嶺有水晶礦。此后兩年,日本侵略者強拉2000多名中國勞工進行了掠奪開采,盜采水晶原礦石138噸,運走93噸。其中,1600多名中國勞工累死、餓死、病死在礦上。日本投降后,國民黨政府把余下的40多噸礦石大部分運至香港賣掉,但沒有繼續勘探和采掘。

  1950年海南島解放后,政府立即派出一個班的戰士保衛礦區。1951年中國科學院應用物理研究所派員到礦區調查,并取樣試驗,發現羊角嶺礦是優質水晶,可制作壓電元件,是軍工業特制導武器元件制造不可缺少的原料。1953年,中央軍委將羊角嶺礦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羊角嶺礦(1955年起改為701礦),組織人員進行開采。

  一輩子在羊角嶺工作的歸僑蔡業泉老人回憶,那時候的開采,一沒有地質資料,完全憑感覺盲目開采;二沒有機械設備,基本是肩扛手提,最好工具是獨輪小推車,產量非常有限,遠遠不能滿足國防科技和工業發展的需要。

  蘇聯專家指導勘探

  1954年12月,地質部派出四個壓電光學原料礦物普查隊來海南,在蘇聯專家指導下進行初勘,認為羊角嶺礦有原生礦和砂礦兩類,很有遠景,值得地質勘探。

  當時,蘇聯派了4名選礦、采礦專家到羊角嶺。按照雙方的約定,蘇聯方面購買我方的水晶礦原材料,我方則回購由蘇聯加工好的水晶成品。但是,蘇聯方面在購買水晶原材料時,往往會將一等品降稱為二等品或三等品。而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缺少成熟的水晶礦加工技術,在加工環節又不得不依賴于蘇聯專家,因此明知不公平也十分無奈。那時候,蘇聯專家在生活方面要求也比較高,每周六礦上都要安排專車送他們到海口唱歌跳舞。

  1955年9月,地質部中南地質局組成418地質隊(海南地礦局前身)正式開展羊角嶺地質勘探。

  “礦區當時本來就有800多采礦工人,418地質隊400多名勘探人員來后,礦區2平方公里的地面上一下子聚集了1000多人。”蔡業泉說:“當時是一邊勘探一邊開采,漫山遍野都是人。因為當時國家太需要水晶了。”

  曾德錦說,當時工作非常苦,衣服整天汗濕得像水洗的一樣。一個班干下來,累得腰都直不起來。但大家都特別自豪,因為這是為新中國的國防科技和工業發展作貢獻。

  蔡業泉說,采礦過程中,發現水晶洞采掘要編錄,還要進行素描,標明這個礦脈的走向、含量及品位,為進一步挖掘提供資料。素描工作本來是地質勘探隊做的,但當時勘探隊人手有限,就由礦上采掘人員承擔。照片中左邊那個畫素描的人叫吳龍德,他每天不停地奔走在新發現的礦脈畫素描。

  全球第二大水晶礦

  地質勘探結果是振奮人心的。海南地礦局老專家林起玉說,水晶分為兩種,一種是壓電水晶,主要用在導彈、衛星等高端國防工業上,非常難得,儲量達到2噸就稱之為大礦;另一個是熔煉水晶,主要用在工業上制造特種玻璃,儲量達到200噸就算大礦。而羊角嶺礦,壓電水晶探明儲量近80噸,相當于40個大礦;熔煉水晶探明儲量2000多噸,相當于10個大礦。羊角嶺這樣特大型的水晶礦在國際上是十分罕見的,是目前發現的全球第二大水晶礦。

  毛主席水晶棺選用水晶

  羊角嶺水晶礦的勘探和開采得到中央高度重視。當時,盡管交通不便,但彭德懷、朱德、董必武等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來到羊角嶺礦視察。

  蔡業泉回憶,水晶生產管理極為嚴格,特別是壓電水晶當月生產當月必須空運到北京,由中央軍委直接調配使用,其他任何單位都無權調用。當時,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國防軍工企業都依賴羊角嶺的水晶。有一次,他看到有30多個外國將軍一起來礦上參觀。

  蔡業泉說,當時羊角嶺礦勘探開采屬于國家高度機密,進入礦區工作的一律要通過嚴格的政治審查,工作人員不能對外透露工作地點和工作性質,包括家人都不行。作為歸僑,他從1950年代初至1970年代末一直在礦上工作,每次給新加坡的父母寫信,內容從來都是:你們好嗎,我一切都好。通信地址都是“屯昌第一號信箱”。直到1980年代初,他父母都不知道他究竟從事什么工作。

  羊角嶺水晶礦的勘探開采直到1970年代中期才停止。1975年3月,國家地質總局下發文件指出,我國人造水晶已經獲得成功,并且天然壓電原料尚有大量庫存,無須再進行勘探開采。至此,羊角嶺礦共開采壓電水晶70余噸,熔煉水晶近1500多噸。

  曾德錦老人回憶,毛主席逝世后,在制造水晶棺時,海南接到迅速選送優質水晶的任務。1977年5月24日,毛主席紀念堂工程現場指揮部還給海南發來大紅獎狀。

  目前,在羊角嶺礦區,海南省地礦局僅保留部分人員對已采出的剩余熔煉水晶進行選礦分級。屯昌縣計劃對礦區遺址進行旅游開發,作為風景區對外開放。

相關推薦
最熱評論
驗證碼:發表評論
熱新聞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