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28日消息(記者 張宏波)沒有文化底蘊的旅行目的地是沒有靈魂的。于三亞而言,擁有近2000年歷史文化積淀的崖州區,便是這座城市的靈魂所在。崖州古城墻下,一磚一瓦皆為故事。在文旅融合的大趨勢下,三亞崖州區創新思路,依托自身歷史文化和崖州灣科技城平臺,推進“旅游+文化”“旅游+科技”,讓文旅融合為古城注入生機。
崖州古城文明門。記者 張宏波 攝
在景區設立文旅融合創新示范點 讓非遺“動”起來
今年四月,崖州區文旅融合創新示范點在三亞南山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正式揭牌。在該中心二樓,主題為“珠粒成級,蔚為大觀”展覽每天都在向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展示著海南獨有的文化魅力。
展覽選取海南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非遺實物為載體,以民俗敘事的場景方式,運用圖文結合、場景模型、多媒體視頻、VR互動等輔助手段與文物展品相結合的方式,將事件、人物、過程聚集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這一公共文化空間內,通過這一系列有意義的組構喚起民眾的記憶和情感,靈活、生動地為觀眾呈現海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讓靜態的非遺手藝在大眾的視線里“亮”起來。
三亞南山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內的海南非遺展覽。記者 張宏波 攝
據悉,崖州區文旅融合創新示范點旨在向群眾科普及弘揚民族非遺文化,活化和利用非遺資源,助推非遺傳承保護,滿足游客多元需求。“讓非遺‘動’起來,是文旅融合創新示范點成立的意義,也是展示文化底蘊的重要舉措。”崖州區旅文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全力推進“旅游+文化” 打造文旅融合新范例
在景區設立文旅融合創新示范點是崖州區創新文旅融合的一個縮影。崖州區是三亞歷史文物遺跡最多最密集的區域,被列入文物保護單位的共23處,占三亞市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74.2%。幾百年傳唱不衰的崖州民歌和起源于崖州區郎典村的“黎族打柴舞”,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崖州區歷史文物遺跡。記者 張宏波 攝
如何結合資源做好旅游文章,崖州區有自己的思考。據介紹,崖州區始終堅持把古城保護傳承、文化復興發展作為堅定文化自信、接續歷史文化傳承的重要工程來抓。近年來,各類文物古跡修復、改造項目累計投入了逾億元。2017年國慶節,崖州古城文明門完成修繕正式開放啟用后,進入崖州城區游覽觀光的散客明顯增加,文明門成了游客一個新的“打卡”地。
為讓崖州傳統文化找到流行的打開方式,崖州區舉辦了古城文化節、崖州老街故事美食節、崖州古城文化創意市集活動、古城無人機光影秀活動、錦繡中華服飾秀活動、南海開漁節、“古韻崖州 舞龍傳情”龍舟賽、“古鎮新聲”原創音樂節等活動,開發制作文創產品,進一步創新了崖州古城文化旅游品牌宣傳營銷。
崖州灣科技城。記者 張宏波 攝
創新推進“旅游+科技” 書寫科普旅游新名片
三亞崖州灣科技城作為海南11個重點園區之一,主要發展南繁種業、深海科技兩大戰略性產業。這座科技新城,為崖州全域旅游注入了新能量,依托崖州灣科技城園區,崖州區創新了“旅游+科技”發展模式。
目前,南繁科技城與深海科技城引入了中國農科院、中國熱科院、中國水科院、中科院深海所、中科院南海所、中國地調局等科研機構 15 家,引入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重點高校 11 家;三亞市首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落戶大白鯨三亞海洋探索世界。
崖州區借助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三亞總部科研基地、崖州灣國際種業科創中心、崖州灣種子實驗室、科技城規劃館、產業促進中心、文化客廳、大白鯨海洋科普教育基地等平臺,以“新科技、新體驗、新科普”理念,盤活現有科普基地的旅游資源,充分發揮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的社會效益,開展“旅游+科普”系列特色體驗活動,推動科普旅游新業態新形式付諸實踐,努力搶占研學旅游發展的“新風口”形成深海科技、南繁科技“產學研”聚集共同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的良好局面。
未來將繼續推動文旅與多業融合發展
此外,崖州區美麗鄉村“多點開花”,農旅融合描繪田園牧歌新畫卷。崖州區打造了海南省三星級美麗鄉村雅安村、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保平村、抱古村睡蓮種植基地等創新性旅游吸引物,建立了3個省級美麗鄉村示范點和4個椰級鄉村旅游點。其中,保平村作為海南省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最集中的明清傳統民居群,政府主導實施了保平村文化館展覽服務,吸引了眾多游客慕名前來“打卡” 拍照。
崖州區保平村內的古裝活動。 資料圖
如今,崖州這座千年古城,正在煥發出新的勃勃生機。據不完全統計,近五年以來共接待游客2549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271.02 億元。
崖州區旅文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崖州區將繼續以 “推動文旅與多業融合發展”支點,造“文旅縱深化、長鏈條、多層次發展”亮點,整合各方資源,搭建合作平臺,在大項自引領、旅游資源挖掘整合、服務保障、營銷宣傳上下功夫,不斷豐富全域旅游業態和產品,大打“文化牌”“科技牌“服務牌”,大唱“經濟戲”“產業戲”“效益戲”,結合崖州歷史文明和現代文明,走出一條崖州古城和科技城融合發展、古代文明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全域旅游特色道路。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