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一级视频,国产又黄又爽又刺激视频,亚洲av永久国产剧情,思思久99久女女精品,欧美一级日韩一级亚洲一级,久久久久久九九九九,欧美粉嫩一区二区三区婷婷,久久综合激激的五月天,好大好深要射了抽插视频

首頁 > 海南周刊 | 橫貫中線高速:探瓊島腹地 尋紅色地標
海南周刊 | 橫貫中線高速:探瓊島腹地 尋紅色地標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李夢瑤    2021-07-05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自東北往西南方向一路伸展,全長約246公里的海南中線高速公路像一個巨大的容器,裝盛下沿途一段又一段滄桑厚重的紅色記憶。

從中共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到李向群烈士紀念園,再到王文儒烈士紀念碑、白沙起義紀念園……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之際,不如沿著那些閃光的足跡,通過“打卡”一個個紅色地標,再次重溫建黨百年的崢嶸歲月,在山鄉巨變中見證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第一站

中共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

紅色之旅自海口開啟,第一站是竹林里131號。

90多年前,蒼翠竹林掩映下的一座磚木結構的瓊北傳統民居,乃清末海口紳士邱爵、邱秉衡父子所建祖屋。彼時,生活無憂的邱家在進步思潮影響下積極投身革命,這座宅院由此也完成了從邱宅到瓊崖革命策源地的歷史性嬗變——

1926年6月,中共瓊崖第一次代表會議在此召開,宣告瓊崖地方黨組織的誕生。自此,竹林里搖曳的燈光,化成照亮瓊州大地的一抹朝霞,指引著瓊崖人民革命的方向。

如今到訪邱宅,院內展出的一件件老物件仿佛將歲月凝固。而推開老宅大門,則會發現這里早已換了人間。聽,一陣陣鮮活熱鬧的市井人聲從不遠處的解放西路傳來,如此歲月靜好的景象不正如先輩們所愿?

所以,到邱宅重溫這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后,不妨收拾一下澎湃心緒,去附近的小街小巷逛一逛,喝一杯老爸茶、吃一碗清補涼,重新感悟今日幸福生活之不易。

地址:海口市解放西路竹林街131號院

周邊看點:騎樓老街、鐘樓、海口人民公園

第二站

李向群烈士紀念園

出邱宅,途經濱海大道、丘海大道后拐上中線高速,車行約1小時至美向互通,便離李向群烈士紀念園不遠了。

1998年8月22日,這位軍齡20個月、黨齡8天的解放軍戰士,在抗洪一線奮戰14天,因極度虛弱疲勞連續4次暈倒在大堤上后,永遠閉上了眼睛。

轉眼間,這位新時期英雄戰士逝去已二十余載,但他似乎又從未真正離開過我們。

在海口市東山鎮李向群紀念廣場正中央,一座肩扛沙袋抗洪的雕像威嚴屹立,左側的李向群事跡陳列室則展出大量珍貴照片、資料以及李向群生前用過的實物,引來一批又一批干部群眾、部隊官兵和青少年前來瞻仰。

距離紀念園不遠處的一條巷子深處,便是李向群出生和成長的地方。游客到訪,或許可以聽聽那里的父老鄉親們講一講烈士當年的故事,替英雄看一看他的家鄉這些年發生了哪些變化。

地址:海口市秀英區東山鎮“向群小學”西側

周邊看點: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

第三站

王文儒烈士紀念碑

出海口后,中線高速進入澄邁境內,不久便來到了王文儒烈士的故鄉——文儒鎮良田村。

1930年瓊崖紅軍“紅五月”攻勢中,時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師長的王文儒,用兩個營的兵力和部分赤衛隊,打退敵人數倍于己的兵力,并繳獲兩挺輕機槍、30多支步槍和一批彈藥,自此一戰成名。

國民黨反動派將王文儒視為眼中釘,在1932年12月的一場伏擊戰中將其抓捕。獄中,王文儒面對美人計、高官厚祿誘惑,以及手指插竹簽、灌辣椒水、鐵板烙等手段均無動于衷,最終英勇就義,時年34歲。

為紀念這位視死如歸的忠貞虎將,他的家鄉由“北雁”更名為“文儒”(北雁鄉更名為文儒鄉,后又改為文儒鎮),并于1959年2月在良田村旁修建了王文儒革命烈士紀念碑。

革命先烈的精神匯聚成磅礴的精神力量,激勵著一代又一代良田人砥礪奮進。如今,良田村通過農業結構優化調整,百姓日子越過越富足,早已繪就一幅新時代的蝶變圖景。

地址:澄邁縣文儒鎮良田村

周邊看點:尖石嶺革命根據地舊址、濟公山

第四站

白沙起義紀念園

由文儒鎮返回中線高速后繼續往南,待到窗外景致由平原漸漸堆疊成高山,便來到了黎族苗族同胞聚居的五指山區。

白沙起義紀念園內的王國興雕像。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

時光回溯至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日軍鐵騎踐踏瓊島,瓊崖國民黨當局龜縮至五指山山區一帶,不僅巧立名目橫征暴斂,更尋找各種借口隨意捕人殺人。黎族苗族同胞在殘暴的屠刀前覺醒,于1943年8月發動了震撼全瓊的白沙起義。

隆隆戰鼓聲早已消逝,位于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紅毛鎮的白沙起義紀念園內,一件件文物藏品仍依稀留存歷史殘影。自紀念園步行數百米來到起義將士們曾戰斗過的地方——番響村,會看到一幢幢淡黃色的小樓房錯落有致,嶄新的籃球場、主題公園及文化廣場掩映在群山之下,處處煥發著富美鄉村新氣息。

如今,當地政府將白沙起義紀念園與什寒村、合老村、便文村、百花嶺等特色鄉村與景區景點串聯成線,讓紅色文化與田園風光相映成趣,游客不妨挑幾處感受一番。

地址: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紅毛鎮(海榆中線157公里處)

周邊看點:什寒村、合老村

第五站

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

中線高速進入五指山市,至毛陽鎮境內時會看到滔滔昌化江在高山與河谷間沖刷出一片開闊盆地,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便坐落于此。

1946年12月,中共瓊崖特委作出關于建立以白沙、保亭、樂東為中心的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的決定。以不久前發動過起義的白沙為突破口,我軍在之后逐步打通進入五指山區的通道,至1948年6月,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終于正式形成。

循著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歷史陳列館內的游覽路線一路往前,瓊崖革命力量的不斷壯大猶如一曲蕩氣回腸的交響樂。

而踏訪紀念園所在地、當年瓊崖黨政軍三大領導機關的駐地——毛貴村,參觀者更可以清晰感受到,這片革命熱土將紅色基因轉化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從下河抓魚到“多條腿走路”發展綠色特色種養產業,再到發展以“紅色革命”為主題的鄉村旅游,毛貴村始終續寫著不畏艱難、勇闖新路的故事新篇。

值得一提的是,紀念園往東北方向約9公里,便到了被稱為“海南第一梯田”的牙胡梯田,當游客徜徉于呈五指螺紋狀的梯田世界時,也無疑為這趟紅色之旅再添幾分秀麗旖旎的自然風光。

地址:五指山市毛陽鎮毛貴村

周邊看點:牙胡梯田、初保村黎族傳統民居

第六站

梅山革命史館

中線高速繼續向南,由利國互通拐至海南環島高速,不久后便到了本次紅色之旅的最后一站:位于三亞市崖州區梅山中學內的梅山革命史館。

梅山是崖縣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根據地,在23年斗爭歲月里,這里的英雄兒女始終堅定地站在黨的旗幟下,不屈不撓地與日本侵略者和一切反動勢力作殊死斗爭,在瓊崖革命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頁。

沿石板臺階拾級而上,步入梅山革命史館內,“前言”“梅山革命斗爭大事錄”“光輝的戰斗歷程”“功垂千秋”“發揚革命傳統”等七大部分完整記錄了從1936年崖縣恢復建立黨組織、開展革命活動,到1950年崖縣全境解放的斗爭歲月,與展廳內一件件文物對視時,那段血與火的歷史也漸漸閃現。

除了參觀展館,游人還可以前往梅山革命烈士陵園、崖州“萬代橋”、崖城革命烈士紀念園等地,或穿梭于梅東村、梅西村等梅山革命老區村莊,那一處處革命印記、一片片紅色熱土,同樣也是歷史風云最好的見證者。

地址:三亞市崖州區梅山中學內

周邊看點:崖州古城、梅山革命烈士陵園

原標題:橫貫中線高速 探瓊島腹地 尋紅色地標


?

責任編輯: 陳賢玉
相關推薦
最熱評論
驗證碼:發表評論
熱新聞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