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旅游頭條、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海口3月12日消息(首席記者 康景林)時隔15年,海南鸚哥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啟動新一輪的全面生物多樣性調查工作,其中第一輪鳥類科考已于日前結束。科研人員記錄到了一些重點監測的鳥類,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海南山鷓鴣,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白鷴、原雞、藍背八色鶇、山皇鳩,厚嘴綠鳩等。
?
科考隊員們幾乎全天在野外工作。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供圖
海口畓榃(音:多潭)濕地研究所組織10位專家及保護區10位業務骨干共同組成鸚哥嶺鳥類調查隊,第一輪調查于2020年3月2日開始,3月9日結束,此次為冬季鳥類調查,5月上旬將開展繁殖鳥類調查。
隊員們正在觀察、記錄鳥類。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 盧剛 攝
此番野外調查,分南坡、北坡兩隊推進,北坡組負責36條樣線,南坡組負責28條樣線。調查內容包括鸚哥嶺保護區鳥類的種類、數量、分布和動態變化,以及鳥類面臨的威脅狀況。查清鸚哥嶺保護區鳥類資源現狀,對鳥類資源進行科學評價,并為建立鳥類資源監測體系奠定基礎。
調查隊分成若干個小組,嚴格遵守調查天氣、每日調查時間段的規定,依規定的行走速度、行走路線、觀測方式、記錄方式,科學嚴謹地記錄發現鳥類的名稱、數量、距離中線的距離、地理位置等信息。
科考途中突遇大雨,隊員們就地搭帳篷。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 盧剛 攝
項目負責人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所長盧剛介紹,此前鸚哥嶺鳥類統計數據為250多種,此次科考屬專業調查,對隊員們的專業素質要求很高,大家翻山越嶺時,行進在熱帶雨林中要做到聽聲辨鳥。目前,第一輪的調查數字仍在匯總中。
第一輪科考拍攝到的海南特有種——海南柳鶯。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 盧剛 攝
據了解,2004年,海南省政府批準成立鸚哥嶺省級自然保護區,2014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的鳥類等本底資料主要來自2003-2005年開展的多次科考工作。雖然此間陸續開展了一些野生動物專項調查監測項目,但多年來一直沒有再次對鸚哥嶺鳥類開展系統全面的調查研究。本次將科學全面地對保護區的鳥類多樣性進行調查,查清保護區內鳥類資源現狀,掌握鳥類的動態變化規律,為保護區的保護管理工作提供完整、科學的基礎資料和決策依據,促進保護區更科學有效管理。
第一輪科考拍攝到的赤紅山椒鳥。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 盧剛 攝
第一輪科考拍攝到的叉尾太陽鳥。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 盧剛 攝
鑒于距上次綜合科考已15年之久,海南鸚哥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決定啟動新一輪的全面生物多樣性調查工作。除鳥類調查之外,保護區還將陸續展開對獸類、兩棲及紅外相機監測、昆蟲項目監測、淡水魚類項目監測、植物項目監測、大型真菌資源調查,旨在進一步完善保護區內動植物資源數據,保護熱帶雨林資源和生物多樣性。
據悉,全部調查項目將于2020年8月結束。
第一輪科考拍攝到的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褐耳鷹。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 盧剛 攝
第一輪科考拍攝到的橙腹葉鵯。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 盧剛 攝
第一輪科考拍攝到的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斑頭鵂鹠。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 盧剛 攝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