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海南網11月21日電(崔力文)位于三亞大東海鹿回頭公園腳下、鹿嶺路的入口“海南省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半山壹號施工現場,由海南大學藝術學院牧之教授領銜設計的大型雕塑“‘風情海南’——鐫刻在山壁上的海南故事”已全面竣工。
工程總負責人陳劍平介紹,“風情海南”山壁雕刻采用刻、鑿、塑、繪等多種藝術處理手法表現而成,通體由18塊大小不一的畫面組合為整體,并由山體間的橋梁通道分為上、下兩個展示區域。上半部分以“大力神的故事”、“黎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五指山傳說”和“圖騰記事”四大雕刻壁面展開,分別敘述了“海南”的來歷、黎族原住民的獨特風情、以及自然與人居理念。
為了達到環境和藝術上的完美結合,工程部門在通道上方選取4塊巨大的裸露巖壁,以及兩條長約三四十米寬、5米高的壁面進行雕刻。通道下方共由14塊壁面組成,雕刻總面積達1300余平方米。
整體雕刻大量融入旅居、休閑、親海、圖騰和歷史文化構思,在藝術情調和雕刻手法上形成突破。為了表現山體的自然效果和藝術家的構思理念,山間橋梁通道的上方采用了類似青石面的裝飾效果,通道下方使用了模擬砂巖表面的外觀感覺。
牧之教授說,在深圳環境藝術家陳侃先生的設計理念指導下把裸露的山體結合巨石與雨林植物元素、在極為豐富的海南文化背景下,把自創的“水墨海南”國畫藝術中、海南美少女的嫵媚形象和黎族織錦藝術呈現出的神秘元素完美結合,創作出具震撼效果的山壁雕刻藝術樣式,也為三亞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設增加了一處亮麗的、氣勢恢宏的造型藝術載體。
記者從工程部符工處了解到,該山壁雕刻因勢利導、在自然山體和藝術表現上進行了大膽的嘗試與突破,舍棄了常見大型雕塑必須在工棚內塑造完成、然后再進行現場組裝的老路子,而是直接在崖壁上描繪,最后由技術工人直接面對山壁刻鑿完成,這對藝術家的造型功底與現場對接能力無疑是極大的考驗。
這些由多達數十塊壁面形成總體效果的“風情海南”故事,壁面基本都是由海南大學藝術學院、海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海南大學三亞學院的碩士研究生和優秀本科生,在牧之教授的助手王建華帶領下繪制、省內外優秀技術工人通力合作雕刻完成的,是一處具有真正原創藝術價值和帶有“長在山上的雕塑”獨特藝術魅力的佳作。
據悉,“風情海南”的故事從2011年6月中旬開始創作,11月18日完工。伴隨著其他配套項目的逐步完成,熱心海南原創藝術的三亞市民可在12月底揭幕后,目睹“風情海南”崖壁雕刻的全貌與風采。(完)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